從海外與台灣性教育經驗看香港未來發展
29/10/2019
整理及撰文:林天然 ! 明光社項目主任(生命教育)
1. 引言
整理及撰文:林天然 ! 明光社項目主任(生命教育)
1. 引言
整理及撰文:吳慧華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 引言
整理及撰文:馬迅榮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1. 引言
「性不教,誰之過?——如何在學校推行情性教育」,題目中的誰,到底是指甚麼人呢?
整理及撰文:吳慧華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 引言
1.引言
在古代中國,學子入學的啟蒙書本是《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
幼童有些舉動和提問會令不少父母不知如何回應,特別是關於身體方面的行為,會令父母感到既為難又尷尬。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在8月公佈2019年第二季香港愛滋病情況,自1984年香港發現第一宗愛滋病病毒感染呈報個案至今,有關的個案已累積至9,998宗,[1] 相信第三季的感染數字勢必突破10,000宗。
這幾天,不少中學同學透過人鏈在學校附近連成一條線,有些人會舉牌叫口號,當中有一幕吸引不少網民,就是男女用原子筆或雨傘等物品來連線,避免手拖手的接觸。有網民因而笑言「明光社性教育深入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