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在生命面前謙卑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6/11/2016
人為萬物之靈,人與動物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分別,是人不僅是為了繼續生存而活著,而是要活得有尊嚴,能令人自覺有尊嚴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感到被愛。在不同的愛當中,最無條件和「非理性」的愛是親情。
知識是力量
招雋寧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6/11/2016
人類基因組由32億鹼基對組成,一般人不知它們有何意義,基因身份(Gene Identity)就是代表自己的獨特基因序列。女星安祖蓮娜祖莉知悉自己擁有乳癌和卵巢癌的突變基因BRCA1,果斷切除乳房和卵巢,一度被譽為勇敢。
支持婚姻平權就無法反對的兩個結論
招雋寧
| 明光社項目主任
09/11/2016
畢竟,移民台灣開民宿及咖啡店,是眾多香港青年愛作的夢,台灣婚姻平權的討論鬧得熱烘烘,在香港隔岸觀火的我也跳入火堆中,鼓勵我在台灣守護家庭的朋友。
這個議題常見的支持論點是平權。其實只要認真對待平權,都很快發現,這個支持同性婚姻的最強論點其實很弱。
寫本文是要批評以平權來支持同性婚姻的論點,並提出保障同性伴侶的另外進路,我無意建立如何反對同性婚姻的論述。
寬容是先承認自己不足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09/11/2016
若問香港社會流失得最快的核心價值是甚麼?相信寬容一定名列前矛。過去幾年,香港人之間因為對政治和社會問題取態的差異而壁壘分明的情況有增無減。
讓青少年體會感恩文化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 , 編輯﹕謝芳
03/11/2016
要常常喜樂,不住禱告,凡事謝恩;這就是 神在基督耶穌裡給你們的旨意。
《聖經新譯本》〈帖前5﹕16-18〉
由互聯網及電視新聞所描述的社會氣氛,不少是充斥著對社會及生活的不滿,即使身在福中卻不知福;儘管擁有很多,卻失去了一顆感恩的心。也許著眼於學生時代,感受和領略知恩、感恩及報恩的過程,活在「被愛」及「付出愛」的環境中。這樣,未來的世界或會變得不一樣!
先有安居 才談得上生活
張思晉
| 明光社項目主任 (社關行動)
03/11/2016
香港人生活壓力沉重,連最基本的安居也未能解決,加上政治衝突日益加劇,不少香港人也因此而鬱鬱不歡。有機構上月發佈的調查更顯示有四成受訪港人打算移民,「居住環境擠迫」更是第二大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