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
我們認為性教育並不只是傳遞性知識和技能,建立正確的性態度亦是性教育重要的一環。我們致力推行有價值的情性教育,宣揚正確的性觀念,強調愛、婚姻、性和家庭之間緊扣的關係,以回應現今社會的挑戰。
整理及撰文:林天然 ! 明光社項目主任(生命教育)
1. 引言
同志運動(下面簡稱「同運」)已盤踞歐美社會多年,它強調多元性別與性開放的價值觀亦早已滲入當地的性教育課程。同樣,作為亞洲同運先驅者的台灣,其性教育的內涵亦緊隨歐美之步伐。如此鼓吹性愛自由、多元性別的教育課程不單帶給許多兒童青少年不安與混亂,亦引起眾多家長的反對與抗議。
1.引言
性,這個字在中文裡有豐富含意,例如:事物的自然本質、生命、感情和脾氣,也指與生殖相關的事。在英語裡,sex一詞來自拉丁語,在14世紀才演變過來,原本指男性女性的分類。[1] 換言之,不論古今中外,不論是「性」或是「sex」,最初都並非單指性行為,而是指和「性」相關的宗教禮儀、文化等含意。
整理及撰文: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1. 引言
性教育不是單一話題,比較複雜,社工處理性教育的時候,往往會表達一些擔心,或者不懂得怎樣入手。其實,與青少年人談性教育,大部份情況並不困難,感到困難的原因很多時都是來自社工自己。本文首先會處理性教育的內容,之後會從語言和場景兩方面分析當中的困難。最後會分享幾個可行的做法和心得,望社工們可以舉一反三。
整理及撰文: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1. 引言
Holiness Camp的召集人李顯雋先生透過籌劃聖潔運動的心路歷程以及與青少年同行的經驗,與大家分享兩代同行的重要,青少年內心的渴望和需要、如何與他們同行,以及與他們溝通時需要注意的事情等。
整理及撰文:吳慧華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 引言
對於如何在香港推行性教育,社會上有不同的聲音,有些人認為性教育不可以只停留在生物學或生殖的知識層面上,不可以只等同於性交教育。有些人卻認為最緊要的莫過如教授學生如何使用安全套,以免學生發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