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貧濟富,何來大而美
2025年7月1日,在特朗普大力推動之下,美國參議院以一票之差通過了「大而美」法案,之後眾議院也通過並且在7月4日正式生效。「大而美」(The 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法案實施了一系列減少政府開支的政策,包括削減1.2兆美元的醫療經費,以及修改領取聯邦醫療保險(Medicaid)及食品援助的條件。
2025年7月1日,在特朗普大力推動之下,美國參議院以一票之差通過了「大而美」法案,之後眾議院也通過並且在7月4日正式生效。「大而美」(The 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法案實施了一系列減少政府開支的政策,包括削減1.2兆美元的醫療經費,以及修改領取聯邦醫療保險(Medicaid)及食品援助的條件。
敢言、追求正義是美德,不過,敢言和正義的人所說的不一定就是真相,當然,往往不是因為他們故意說謊,而是由於他們本身的盲點以及限制。追求真相和追尋真理一樣,是需要付代價以及有相當的胸襟和見識的,而且代價很高。
一直以來,香港雖然沒有普及而全面的民主制度,但是有相當大的自由空間,大家在表達意見、批評權貴、出版創作方面並無太多不必要的顧慮。但近年社會環境和氣氛的轉變,卻令到很多人愈來愈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恐怕會被人網上攻擊、起底、欺凌、甚至危及人身安全、以及誤墮法網、被秋後算賬。這是香港的悲哀!
不過,有人以為敢言和有正義感就代表能夠守護真相,其實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守護真相其中一個先決的態度是我們願意放下一些我們個人的成見,避免先入為主的印象、以及許多不必要的假設。因為當你已假設了對方一定是壞人,自己是代表正義,或者對方是高牆,自己是雞蛋的話,你根本已沒有辦法客觀和持平地看事物,以及作出中肯的評論。
每時每刻,人總會遇到需要抉擇的時候,很多時,所作的決定無關痛癢,但有些時候,卻是關乎道德或信仰方面的決定。當面對這類問題時,我們有足夠的能力去抉擇嗎?我們誠意邀請你們來參加《抉擇●人生》系列,一同談論如何從倫理或信仰的角度去作出人生的不同決定。
第一回 正義與關懷:兩種對立又相輔相成的倫理觀
有關富豪的「魔鬼論」餘波未了,除了有天主教徒刊登全版公開信,強調對為富不仁、藉法律漏洞而大施剝削的人,教會不應沉默,應以言行表達對社會正義的看法之外,近百名天主教徒在立法會外舉行「渴慕正義、實踐真理」祈禱會,希望教區不會選擇與富者為伍,並繼續承擔教會使命,在社會上譴責不公義和罪惡,又質疑教會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