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馬會力推手機程式投注陷阱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 (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19/03/2015
馬會的農曆新年宣傳刊物中有一段別出心裁的內容。馬會以環保及節省用紙為理由,鼓勵巿民以其他方式下注,特別是使用他們新推出的智能手機足球直播應用程式,而首次使用者更有機會獲贈小禮物一份。
《武媚娘傳奇》會召喚明光社嗎?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 (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19/03/2015
話說,明光社在監察傳媒,特別在監察傳媒色情方面,都被認為「不遺餘力」(有時,甚至被批評用力過猛)。我們不時收到巿民的來信投訴不同的主流傳媒,有時在同工之間會笑稱此為「召喚明光社」。
記者是不甘寂寞還是被逼上梁山?
黃仲賢
| 明光社項目主任 (傳媒監察及行動)
19/03/2015
於雨傘運動期間,市民透過新舊媒體得知最新資訊,加上公民記者湧現,記者報道的中立性屢受質疑。為了探討此現象,明光社及香港傳媒教育協會於2015年1月16日假中聖書院禮堂合辦「雨傘運動的媒體操守」座談會,當天約有30多人出席。
幼童使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文獻速覽
招雋寧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8/03/2015
近年不少父母都會用手機安撫「扭計」的幼童,電子產品儼如電子奶嘴;只要將手機塞在小孩的手中,他們便會安靜下來,情況就像過以電視當媬姆一樣。然而美國、台灣、日本和南韓都相繼訂定指引、甚至立法管制幼童使用電子屏幕裝置。
上網有時 褪網有時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8/03/2015
「上網的味道,試過都知道好」。因為網絡,我們節省了排隊拿表格及交費的時間;也因為網絡,我們尋到了「失散」多年的舊朋友。但當大家歌頌網絡世界的美好時,卻有人不習慣網絡及科技生活,甚至要尋死,那又是為甚麼?
當血淡如水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6/03/2015
元朗區的所謂光復行動,演變成警方、支持及反對團體的三方衝突,往日血濃於水的同胞情誼,因本土主義抬頭而褪色。香港人與中國人本來是可以並存的身分,漸漸變成對立的關係,令人感慨。
賣花老太因良心受罰
招雋寧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2/03/2015
年過70歲的史特曼老太太,在美國華盛頓州繼承母親花店13年。老太太因婉拒了一宗同性婚禮的生意,而被裁定觸犯基於性傾向的歧視,要繳交2,001美元罰款,並要承諾以後不會拒絕與同性婚禮有關的訂單。
鄭欣宜——你瘦夠了嗎?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11/03/2015
鄭欣宜,初出道時被人批評肥胖,甚至連扮白雪公主也被人投訴,於是之後不斷減肥,體形一度「達標」,更曾成為瘦身代言人,成為瘦身公司生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