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誰將會偷走我的宗教自由
Daniel Glowacki,一位14歲的男生,因在經濟堂上,與老師談論同志運動的彩虹旗幟時,表達了自己不贊成同性戀的宗教立場,結果被老師趕出班房。最初,還以為這個故事發生在極權國家(如北韓)裏,誰不知,竟然發生在有宗教自由之稱的美國。本港的老師們會明白,面對頑劣的學生時,懲罰是少不了的。我們會按學生過錯的嚴重性作出處罰,而處罰的目的是希望學生改過。
Chok男 Chok女的世代
早前一個以性別為題材的電視台綜藝節目,嘗試打破男女固有的外表限制,吸引不少觀眾收看;此外,變性人爭取結婚權的官司,也備受關注;如此種種,都加深了社會大眾對性別議題的認識。事實上,傳統男女性別氣質的分野近年日漸模糊,中性打扮的男女比比皆是。究竟性屬身份是怎樣的一回事?
明光社社會角色多面睇 (家長界)
教養子女,是家長背負的重任,可香港到處都充斥著影響青少年的不良資訊,家長想做好份內事也十分不容易。明光社所推動的活動,正好為社會各種亂象把脈,所以自家教會成立以來,雙方一直緊密聯繫,成為非常好的合作伙伴。
回應廿一世紀最大的挑戰──性革命
為甚麼明光社要關心性文化?因為我們相信人有神的形象,身體是尊貴的,而兩性關係也須要尊重,不應放縱。事實上,神創造人及萬物,有其秩序,假如此秩序被破壞,教會便應該發聲,使社會不致失序。我們不是要強加基督教的價值觀於大眾身上,只是希望提供另一個思考向度供市民選擇。
學校的性教育工作
本社為中學提供回應社會現況的性教育
青少年懷孕、援交、網上色情資訊氾濫的情況十分普遍,令學校、家長和教會擔心不已,可惜香港政府一直缺乏一套整全的性教育課程。雖然教育局在2008年修訂了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架構,並訂出與性教育相關的學習期望及內容,但卻欠缺實質的教材,只建議學校將性教育內容分散於各學科的教學範疇內,如電腦與資訊科技科、生物科、綜合人文科、通識教育科等。
明光社社會角色多面睇 (神學教育)
明光社15週年了,實在可喜可賀!回顧這15個年頭,明光社默默耕耘,果實纍纍,多方面與神學教育關係密切。其中包括定期舉辦的性神學和民主人權課程,邀請各神學院老師及有關人等授課,並獲部份神學院承認學分。
擇善固SELL
身為有信仰的弟兄姊妹,從事代理或銷售行業,面對佣金的誘惑,又或是行內「自圓其說」的推銷手法,究竟是否可以抓住上帝,而不是抓住瑪門?另外,銷售從業員又能否看重人的價值,而不是只視客戶為生財工具?透過林國冬先生(Tony)與十多位參加者分享和對談,我們明白到銷售從業員只要尊重他人的價值,其實不必「跟從世界」,也能在行內立足,賺錢過活。
那些年,我們關注的賭博問題
在華人社會「小賭怡情」的文化,每每不清楚賭博如何影響社會。很多人並不知道賭博的本質是甚麼,甚或以為明光社和一些反賭團體「無事搵事做」,不尊重香港人「馬照跑,舞照跳」的資本主義精神面貌。
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
英文成語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誠實是最佳策略),似乎與銷售行業(如地產銷售和代理)的推銷手法南轅北轍,因為行內已習慣了隱「惡」揚「善」,當中有部份從業員甚或誇大以至於失實,他們為做成生意賺取金錢而埋沒良心。今年2月長實新樓盤天宇海開售,將路邊的單位稱作平台層出售,誤導消費者,便是近期一個經典的例子。
一起走過的日子 (陳碧珊)
不經不覺離開明光社已有數年的時間,在這段日子,我完成了神學課程的學習,也在上帝的引領下,踏上新的事奉路向,但那數年在明光社事奉的點點滴滴卻仍歷歷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