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青少年非禮增 情況惹人關注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監察及行動)
27/03/2011
根據警方數字顯示,2010年香港整體罪案75,965宗,較年前減少了2.1%,但整體的非禮案有1,448宗,按年增加近10%,約佔整體罪案2%。值得關注的是,在去年966名被捕的性侵犯者中,有168人年僅10至15歲,比年前上升了22.6%。
 

正視學童性暴力 建立關愛安全校園

吳秀紋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7/03/2011

近期,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下稱協會)就中學生遭受性暴力所作的問卷調查[1][2

小色狼的懲與教

傅丹梅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27/03/2011

2010年9月,一名13歲男童在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病強姦一名住院的5歲女童,事件震驚香港社會。雖然警方拘捕男童,但14歲以下男童不能被控以強姦罪,只能被控非禮,引發強烈爭議。因此,法律改革委員會於去年12月建議將普通法中有關「14歲以下的男童在生理上不具備干犯強姦罪的能力」的推定予以取消,意即表示以往10至14歲男童如干犯強姦罪只能被控告「猥褻侵犯」(即非禮)的日子將一去不返。

輔導性侵犯者 首要助尋良知

沈雅詩    |    明光社項目主任(編輯及資源管理)
27/03/2011

在色情資訊氾濫、性觀念愈見開放下,近年青少年干犯非禮案件的數字持續增加,情況令人關注。有專責輔導性侵犯者的機構社工透露,在接觸的求助者之中,18歲以下的年青人約佔五分之一,年紀最小的,僅為11歲。雖然近年干犯風化案者愈趨年輕,不過,對於法律改革委員會倡議修改法例,令10歲至14歲男童也可被控強姦,一些機構社工卻有所保留,認為無助解決問題。
 
內文︰

三年又三年 淫審條例何時改?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27/03/2011

2009年7月,《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下稱《條例》)檢討首輪諮詢完成,報告除了表示會討論一系列網絡中的淫褻資訊外,更建議要就淫褻物品的定義,進行研究和商討。

可惜有關的諮詢至今仍然遲遲未見,不論網內網外,大量「踩界」物品充斥巿面,條例未能處理,家長、教師,甚至青少年面對橫流的情慾,已經避無可避。

公眾人物沒私隱?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監察及行動)
27/03/2011

近年報刊以狗仔隊追縱藝人、城中名人的情況十分普遍,每天報章或周刊的娛樂新聞都有不少揭秘式的報道。當然,我們同意身為藝人或知名人士,於公眾場所的行為,其一舉手一投足都需要十分小心,因為他們的行為實在對公眾或支持者有著一定的影響。
 

色情體感電子遊戲

張勇傑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7/03/2011

繁忙的工作和學習往往讓人吃不消,不少人會選擇玩遊戲機來減壓,所以,電子遊戲機一直都有龐大的市場需求。除了格鬥、角色扮演、戰爭、射擊、賽車等傳統遊戲外,市場上亦一直存在著色情遊戲。隨著科技的發展,在強大軟件和硬件的支援下,遊戲的內容和形式更豐富,玩家能享受的趣味亦更大了,當然亦包括色情遊戲。
 

謠言真的止於智者?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5/03/2011

盲搶鹽成為國際笑話,但大家在大笑之前亦須先了解身邊有沒有親友上了鏡。謠言是否真的能止於智者,往往亦要視乎謠言的本質,最有影響力的謠言往往是附帶相當程度的真實性,再加上具有權威而略帶神秘的消息來源,例如是傳媒引述不願透露姓名的政府官員或專家意見。

與新來港人士共融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5/03/2011

政府決定向每名香港永久性居民派發6,000元之後,引起新來港人士應否同樣獲得有關福利的爭議,更不幸的是在網上出現了不少對新來港人士不滿的言論,於是政府又突然決定透過關愛基金向新移民選擇性派6,000元,是政府政策缺乏周詳考慮的又一明證。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2011年研討會

招雋寧    |    明光社 項目主任(青年事工)
25/03/2011

新一代的基督徒青年在關心社會事務的看法和態度上,或與牧者存著落差。到底今天的基督徒青年普遍關心社會嗎?驅使他們關心社會所抱持的價值信念是甚麼?他們又會否認為自己教會的牧者「未稱職、不社關」?